九月初的晨光洒在西安市灞桥区三殿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,一群三岁左右的小朋友牵着爸爸妈妈的手,怯生生地踏入了人生第一个集体生活空间。这是小班幼儿入园的第一周,也是他们与社会初遇的美好时刻。
早晨七点半,幼儿园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。有的孩子紧紧抱着妈妈的腿不肯松手,有的躲在爸爸身后偷偷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。园长李老师和几位带班老师早已在门口等候,她们蹲下身来,用温暖的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。"宝贝早上好,我们一起进去玩玩具好不好?"李老师轻轻牵起一个小女孩的手,小女孩犹豫了一下,还是跟着老师走进了教室。
教室里,老师们精心布置了各种有趣的区域。建构区里,五颜六色的积木吸引了男孩子的注意;美工区里,绚丽的彩纸和安全的剪刀让女孩子跃跃欲试;阅读区柔软的垫子上,几个孩子正安静地翻看着绘本。最受欢迎的要数娃娃家了,那里有迷你厨房、小床和各类毛绒玩具,很快就有小朋友开始模仿爸爸妈妈做饭、照顾"宝宝"。
上午九点,是孩子们第一次集体用餐时间。保育员王阿姨将营养早餐一一摆放在小桌上:温热的牛奶、松软的面包、切好的水果。刚开始,有些孩子还不太会用勺子,饭菜洒得到处都是。老师们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他们,轻声鼓励:"慢慢来,你真棒!"渐渐地,孩子们开始学会自己吃饭,脸上洋溢着成就感。
户外活动时间是最热闹的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孩子们排着小火车来到操场。滑滑梯前很快排起了小队,秋千上也坐满了欢笑的孩子。最有趣的是在沙池里,孩子们用小铲子挖沙、装桶,有的还合作搭建"城堡"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,更学会了分享、等待和合作。
午睡时分,对新环境还不太适应的孩子们出现了各种状况。有的要抱着自己的小熊才能入睡,有的需要老师轻轻拍背,还有的因为想妈妈而悄悄流泪。老师们像妈妈一样,耐心安抚每一个孩子,给他们讲故事、唱摇篮曲,直到所有孩子都进入甜甜的梦乡。
经过一周的适应,孩子们的变化令人惊喜。从最初的哭闹不安,到如今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;从需要喂饭,到可以自己用餐;从独自玩耍,到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。每天离园时,孩子们都会开心地和老师击掌告别,期待第二天的幼儿园生活。
三殿中心幼儿园小班的老师们说:"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我们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读懂他们。看着他们一天天进步,从依赖到独立,这就是幼教工作最大的幸福。"
在这里,爱是老师温暖的拥抱,是同伴间分享的快乐,是每一次成长的鼓励。以爱为伴,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正在人生的第一个集体中,遇见美好,茁壮成长。